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关节炎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活动受限。
其中,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属于一种退行性病变,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2]。
原发性关节炎可能局限于特定关节(如手、膝关节等),也可能累及全身多个关节,此时则被归类为原发性全身性关节病。
目前,原发性关节炎的治疗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并辅以药物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常用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及延缓疾病进展。局部外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膝关节疼痛的一线治疗选择;对于持续性或中至重度疼痛患者,可使用口服NSAIDs。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透明质酸、糖皮质激素)以及软骨保护剂等。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疼痛、减少关节损伤并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2]。
继发性关节炎通常由关节结构或软骨微环境的改变引起,常见原因包括严重关节损伤、先天性关节异常、代谢障碍、内分泌或神经系统疾病、退行性病变等。此外,一些改变透明软骨结构和功能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导致继发性关节炎的发生[3]。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时,免疫系统会攻击关节滑膜及起缓冲作用的软骨组织,同时可能累及身体其他结缔组织(如血管、肺部)。随着病程进展,软骨、骨及关节韧带逐渐被侵蚀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不稳定及关节内纤维化[4]。
在药物治疗方面,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外,常采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联合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包括:
(1)传统合成DMARDs:如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柳氮磺吡啶(SSZ)、艾拉莫得(IGU)等;
(2)靶向合成DMARDs:主要为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布;
(3)生物制剂:通过识别并中和或阻断过量炎症细胞因子,从病理机制上抑制炎症反应,防止关节破坏。我国上市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两类:TNF-α拮抗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IL-6拮抗剂(如托珠单抗)。
目前,88858cc永利皇宫非肿瘤药效平台已建立了多种关节炎临床前评价模型,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在炎症免疫类疾病的临床前研究方面,88858cc永利皇宫药效部深耕多年,持续完善现有动物模型体系,并根据新药研发需求不断建立和优化新的模型,以满足创新药物研发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已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炎症免疫疾病动物模型药效评价平台,涵盖多靶点、多通路的稳定可靠模型体系,具备良好的可重复性与评价能力,为新药的疗效验证与临床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疾病 | 模型 | 动物 |
---|---|---|
关节炎 | 角叉菜胶致急性关节炎症模型 | 大鼠 |
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急性关节炎症模型 | 小鼠/大鼠 | |
II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 | 小鼠/大鼠 | |
CFA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AIA)模型 | 大鼠 | |
尿酸钠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模型 | 大鼠 | |
骨关节炎 | 碘乙酸钠(MIA)诱发的骨关节炎模型 | 大鼠 |
部分内侧半月板切除(pMMx)诱发的骨关节炎模型 | 大鼠 | |
部分内侧半月板切除合并前交叉韧带切断(pMMx + ACLT)诱发的骨关节炎模型 | 大鼠 |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与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具有相似的免疫学与病理学特征,因此被广泛用于关节炎发病机制及新药药效研究。Ⅱ型胶原蛋白可在易感的啮齿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诱导产生类似关节炎的自身免疫反应。CIA的易感性与RA相似,均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相关。其免疫反应特点为刺激胶原特异性T细胞,产生针对异源CⅡ及自身CⅡ的高滴度特异性抗体。
CFA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可表现出持续性炎症及全身性改变,伴有滑膜增生、趾部和尾部结节等病理特征,与人类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是研究关节炎发病机制和药效评价的重要动物模型。
CFA由石蜡油、二缩甘露醇一油酸及热灭活的结核分枝杆菌混合形成乳状液,通过在啮齿类动物爪部皮下或腹腔注射,可诱导多器官的免疫炎症反应。该模型应用广泛,对于研究炎症过程的病理、生理和药理机制,以及评估药物的抗炎或镇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特征为尿酸钠晶体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中沉积,诱发滑膜和邻近组织的损伤及炎症反应。临床上,痛风发作通常表现为关节局部的红斑、肿胀、剧烈疼痛及发热。 虽然GA发作与缓解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关节内析出的尿酸钠晶体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致炎因子。尿酸钠晶体可强烈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因此常用于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药理及药效学研究。
参考资料:
[1]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的系统分析
[2]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专家组,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疼痛病学分会.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20(3):323-338
[3] 默沙东诊疗手册
[4] 世卫组织网站